源賴朝在鎌倉建立政權--鎌倉幕府(西元1185年--西元1333年),從此,鎌倉成為政治、經濟、文化中心,各方面都得到重大發展;但是,一百多年間,卻也充滿了肅殺之氣與災難。
西元1274年(文永11年)、西元1281年(弘安4年)在幕府執權北條時宗領導下取得兩次反元侵略戰爭(文永之役、弘安之役,或稱「元寇」、「蒙古襲來」)勝利後,因受貨幣經濟影響,無法恩賞抗元官兵,導致御家人貧困與御家人制度解體。
但是,後醍醐天皇在朝廷的一切新政,未能滿足武士要求,只重用京都公卿貴族,引起武士階層普遍不滿。西元1336年,倒幕大將足利尊氏(室町幕府第一代將軍)率兵反叛,很快攻陷鎌倉,建武政權終告瓦解。隨著室町幕府(西元1336年--西元1573年)地位得到確立,鎌倉受到排擠,開始走向衰落。直到江戶時代中期,神社和寺廟的復興,鎌倉才逐漸成為日本一個重要觀光地區。
位於大異山高德院的鐮倉大佛,是日本三大佛像之一(其二:高岡大佛、奈良大佛),境遇也和鎌倉的命運一般,多遭劫難。根據「國寶鎌倉大佛由來」,這尊身高11.31米(含座13.35米)、體重121噸的阿彌陀如來坐像,是在西元1238年由源賴朝的侍女稻多野局發起,淨光和尚向民間大眾募資,最初是木造,花了6年完成。
西元1247年被大風吹倒,又集資於西元1252年以青銅鑄作,並建了大佛殿供奉。大殿在西元1334年、西元1369年兩度被風吹倒、重建,但又被1498年的大海嘯席捲。從此,佛像就一直露天供奉。425年後,大災難又來了,西元1923年關東大地震將佛像台座震坍,大佛向前傾倒,額頭、頸部受損,西元1925年重建台座,並特別加強防震。
西元1960年--1961年修復受損部位,由於未遭嚴重破壞,氣宇莊嚴的佛像完全保存著宋代的藝術風格,被指定為國寶。
到鐮倉的遊客不一定了解「鐮倉五山」,但一定知道「鐮倉大佛」。由於寺院大殿已不存在,所以較少人知道大佛是淨土宗高德院清淨泉寺的本尊。
高德院清淨泉寺原屬真言宗,由鎌倉極樂寺忍性法師住持。後來歸於臨濟宗,成為建長寺的屬寺。江戶時代,由江戶增上寺的祐天上人重新興旺以後歸於淨土宗,成為光明寺(淨土宗關東總本山)的屬寺。
有人說:「沒看到大佛就不算來過鎌倉」。這尊日本國寶級的重要文化財,是鎌倉的地標,到鎌倉是必訪之處。以大佛為中心的迴廊周圍,有一些與大佛有關的供物和石碑等景點。
其中,一雙引人注目的大草鞋,
鞋體大約有一米長,
聽說這是茨城縣的孩童們編織獻給大佛的供物。
觀月堂是15世紀中葉朝鮮王宮內的月宮殿,西元1924年被日本一位社長買下,後來送給高德院,是相當有價值的骨董級建築。供奉德川秀忠(德川幕府第2代將軍)的聖觀音像。
日本著名文學家正岡子規曾寫下俳句:
「火に焼けず雨にも朽ちぬ
鎌倉のはだか仏は常仏かも」
(火焚而不毀,雨淋而不朽,
鎌倉露天大佛,或許是永恆的佛。)
鎌倉露天大佛,或許是永恆的佛。)
【引用資料】
鐮倉大佛導覽
維基百科
旅遊百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