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鐮倉圓覺寺】


一則旅遊廣告這麼寫:「日本第一個幕府--鎌倉,在跨時代的變遷之後,至今依舊存在著隨處可見的舊街老舖及寺廟神社,處處充滿著日本古時代風情的懷舊風貌,在鎌倉漫遊,少了都市繁忙的步伐、多的是一份真摰純樸的情懷。」

鎌倉,日本三大古都之一(其二:京都、奈良),位於神奈川縣東南部的沿海城鎮,距離東京南邊不到一小時車程。西元1192年,源賴朝出任征夷大將軍,並在此建立日本史上第一個幕府政權,成為政治、文化中心。

從此,武人治國的幕府時代,取代日本皇室與天皇,實際掌握日本政權,直到西元1868年明治維新為止。至今,鐮倉不僅是非常受歡迎的觀光地點,也是日本的佛教聖地之一,有「小京都」之稱。境內有許多寺院、神社和歷史紀念碑,其中幾座大型禪宗寺院屬於臨濟宗。(由於禪宗獲得鎌倉幕府支持,形成日本特有的佛教禪宗系統。日本的茶道、插花、武術、傳統文學等,皆受到日本禪宗很大的影響。)
源賴朝

西元1278年,蘭溪道隆禪師(西元1246赴日)圓寂,鐮倉幕府第8代執權(最高領導人)北條時宗,遣使入華延請高僧繼位,次年,無學祖元禪師(佛光國師)應請赴日,時宗執弟子禮,禪師備受幕府優遇。無學祖元禪師(西元1226年--西元1286年)俗姓許,慶元府鄞縣(今浙江寧波)人,13歲入杭州淨慈寺出家,次年登徑山寺,師事無准師範。曾遊歷江南名山諸寺,任台州真如寺住持。

世路艱危別故人,相看握手不知頻,
今朝宿鷺亭前客,明日扶桑國裡雲。

-----無學祖元禪師(佛光國師)

元朝皇帝忽必烈在西元1274年西元1281年兩次派軍東征侵略日本(文永之役、弘安之役--元日戰爭)。在日本被稱為「元寇」或「蒙古襲來」。第一次侵略,35.000名蒙古及漢族士兵、18.000名高麗兵士,結果,元軍艦隊被風暴摧毀,撤回中國。

忽必烈不願善罷干休,第二次,西元1281年,再度派出14萬大軍侵襲日本。無學祖元禪師參與祈禱神佛降伏外敵的法事,贈書時宗「莫煩惱」三字,堅定其抗敵之志,增強其必勝之心。日夜祈禱,結果,元軍艦隊再度被風暴摧毀,放棄侵略日本。

北條時宗為了感謝無學祖元禪師,同時弔唁兩役陣亡的蒙古高麗聯軍與日本軍,於西元1282年興建圓覺寺,由無學祖元禪師擔任開山祖師。圓覺寺是臨濟宗圓覺寺派的最高寺院,也是當地保存宋朝禪宗叢林規模與風貌的唯一寺院,在鐮倉五山之中位居第二位,僅次於建長寺。

何謂五山?五山源自中國禪宗「五山十剎」。鎌倉幕府末期,幕府仿照南宋的臨濟宗五山,命名了五所寺院為「鎌倉五山」(劃分禪宗寺院等級的制度)。鎌倉幕府滅亡後,後醍醐天皇推行建武新政,命名京都五山以取代原有的鎌倉五山。(鎌倉五山:建長寺、圓覺寺、壽福寺、淨智寺、淨妙寺。京都五山:天龍寺、相國寺、建仁寺、東福寺、萬壽寺。)據說,圓覺寺開堂之日,出現一大群鹿夾在人群中,大家深信這些鹿是來聆聽祖師開示佛法,因此圓覺寺山號就叫「瑞鹿山」

從東京搭JR橫須賀線,在北鐮倉站下車,步行不遠就可到圓覺寺。圓覺寺佔地廣達六萬多坪,景點不少,朝聖腳步如要遍及每一景點,時間必須充足。

圓覺寺雖然幾經大火、地震摧殘,但歷代都有重建,因此保留了幾處數百年的建築與文物,其中最珍貴的是指定為國寶的舍利殿,供奉從宋朝能仁寺請來的佛牙舍利。


舍利殿

選佛場,西元1699年建造的茅草建築,
供奉著南北朝時代(西元1336年--西元1392年)
所雕刻的運慶派製作的藥師如來立像。


境內其他景點有:
總門、佛殿、開基廟、大方丈、居士林、
鐘樓(國寶)...。


開基廟


居士林

妙香池是建武年間夢窗疏石的作品,
日本國家指定名勝史蹟。


山門興建於西元1785年,
是西元1923年關東大地震中
唯一倖免倒塌的建築。


山門

圓覺寺特別受到文人鍾愛,川端康成以莊嚴圓覺寺、純樸北鎌倉、傳統茶道為背景,寫出諾貝爾獎名作「千羽鶴」;夏目漱石曾經為病所苦,來圓覺寺參禪,寫出小說「門」。除了這兩位文學大師外,還有多位作家都曾以圓覺寺做為寫作背景。





【引用資料】
圓覺寺導覽
圓覺寺網站
http://www.engakuji.or.jp/index.shtml
維基百科
http://zh.wikipedia.org/zh-tw/�赖�
日本鐮倉時代與佛教
http://www.sekigun.com/history/ziliao/rbwh.htm